1、医疗信息化行业特性
(1)周期性
医疗卫生事业与民生息息相关,本行业更多受国家医疗改革政策、医疗事业发展规划、医疗信息化支出水平等环境变化的影响。在我国对医疗信息化建设保持高度重视、宏观政策利好等的影响下,行业处于持续增长期,医疗信息化行业周期性特征不明显。
(2)区域性
医疗信息化行业存在一定的区域性特征。我国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程度与医疗资源地区分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医疗机构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等因素紧密相关,因此整体上我国东部沿海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信息化投入和建设程度较高。随着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国家政策向区域医疗平台建设倾斜,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医疗信息化需求增速将逐渐提升,区域性特征将逐步减弱。
(3)季节性
医疗信息化行业客户主要为医疗管理部门和医院,其对信息产品、服务的采购通常执行较为严格的预算管理制度,一般为上半年制定采购计划、下半年进入项目执行期。因此,医疗信息化行业具有较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
2、医疗信息化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面临的机遇
1)国家产业政策引导推动行业变革发展
医疗信息化发展对于提高医疗卫生体系运行效率、医疗资源配置具有重要作用。多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出台一系列的产业政策引导、推动医疗信息化行业的提质发展,如《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关于启动 2021 年度二级和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申报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国家试点的通知》、《电子病历系统(EMR)应用水平分级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和《电子病历系统(EMR)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标准(试行)》等政策,加强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改革,推行DRGs 医保支付,电子病历系统(EMR)应用水平分级评价要求实现纸质病案数字化。国家产业政策作为本行业的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始终是业内企业面临的重要发展机遇。
2)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为本行业创造发展机遇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成熟发展并渗透应用于医疗信息化行业,为医疗资源配置、临床业务流程、医院管理、发展战略决策等提供重要的数据与技术支撑。与此同时,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将有助于优化和创新行业运作模式、丰富诊疗过程的技术手段,促使医疗机构实现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提升医疗机构的运营效率与监管机构的监管效率,进而逐步催生出新的市场需求,为本行业创造崭新的市场机遇。
3)市场需求快速发展
随着近年来国家在医疗信息化建设领域的持续投入、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服务需求持续提升,通过医疗信息化建设提升诊疗效率与服务治疗量是解决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供给不足等现状问题的有效手段,市场需求将稳步增长。从细分市场来看,在近年来入院人次稳步增长、医疗机构纸质病案存储空间和利用效率有限、医院绩效考核和医保支付改革等背景下,我国无纸化病案和 DRGs 绩效考核及医保支付市场有望呈现出快速发展之势,将为业内企业带来快速、持续发展的良好机遇。
(2)面临的挑战
1)行业复合型人才短缺
医疗信息化行业属于医疗与信息技术深度结合的综合性行业,行业产品及服务专业性强,需要既拥有软件开发专业能力又具备医疗知识储备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加之伴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逐渐融合应用于本行业,对行业技术创新开发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国内此类复合型人才相对短缺,为业内企业的人才队伍建设带来挑战。
2)医疗数据体系标准、规范程度有待提升
虽然我国医疗信息化建设快速推进,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加之国内对数据信息的标准体系建设程度不高,不同医疗信息化服务服务商所开发的软件产生的数据格式和标准存在差异,不利于院内各类型数据实现互联互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医院运营效率的提升和本行业快速发展,进而影响业内企业业务规模的快速发展壮大。
3、医疗信息化行业特点及发展趋势
(1)政策是医疗信息化行业提质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作为高度关联民生的行业,国家相关政府机构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始终保持高度重视,频繁、持续颁布的相关产业政策已成为推进医疗信息化行业变革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例如,受益于我国医疗管理机构相关政策的引导推动,电子健康档案等智慧医疗细分领域加速发展,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绩效考核需求持续增加、考核维度得以明确,“互联网+医疗”、“智慧医疗”等新模式、新业态稳步推进,行业正经历着多维度、多层面变革。
(2)病案管理适应信息时代发展,无纸化病案行业稳步前行
病案是患者疾病诊疗过程的系统性记录,包括患者的病情变化、检查诊断、治疗经过、疾病转归等诸多信息。目前,病案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研究与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科研教学、医疗付款、医疗纠纷和医疗法律依据等领域,且在新一轮医改推动下,病案数据在绩效考核、医保付费、决策分析、职称评定等方面亦将产生更加广泛的作用。因此,通过加强病案管理保证病案的完整性、准确性、真实性、安全性等具有重要意义。
无纸化病案行业发展阶段特点
目前行业处在第三阶段,即混合阶段。病案完全无纸化需要医院实现信息系统全覆盖,具备成熟的数据集成平台,以及相适应的管理水平,所以数字化病案和无纸化病案将长期共存,逐渐向第四阶段发展。随着国家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出台,以及医院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未来将逐步实现病案完全无纸化,医院数字化。
长期以来,我国医疗机构对病案管理部门的软硬件投入不多,导致病案管理部门的软硬件设施信息化水平远低于其他科室,无纸化病案系统全院实施基础较差。此外,电子签名涉及各级医师、护士、患者及其家属在各种医疗文书上签字的法律效力,第三方认证的电子签名技术在医疗机构 IT 架构中的落实和推广是制约医院无纸化建设的瓶颈。从国外经验看,医疗信息化程度高、医疗建设投入大的美国亦远未真正实现大规模无纸化病案系统的普及,我国医疗信息化领域企业目前对无纸化病案系统的研究亦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未来随着电子签名的逐步实施和规范化管理、无纸化病案相关软硬件投入的加大、医院一体化无纸化理念的推广及无纸化病案管理制度的完善,病案无纸化市场拥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3)医院精细化管理是绩效改革和医保支付改革的迫切需求
我国于 2019 年印发《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 2021 年印发《关于启动 2021 年度二级和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有关工作的通知》, 2018 年印发《关于申报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国家试点的通知》,医院为适应绩效改革和医保支付改革的迫切需求,需要从粗放式管理向内涵式和精细化管理阶段发展。
1)粗放式阶段:医院不断扩张规模,绩效普遍通过简单的“收减支”方法,按工作量进行考核,主要绩效指标包括门诊量、住院人次、门诊收入、住院收入、床位周转率等,片面强调经济指标。
2)内涵式阶段:在综合能力、疑难病例收治能力、外科能力、专科能力、医疗质量等方面对医院进行考核,推行分级诊疗,引导三级公立医院进一步落实功能定位,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3)精细化阶段:医院的精细化管理、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催生了DRGs/DIP 系统的迅猛发展。针对面向医院管理和医保支付的需求,将发展出不同细化的 DRGs/DIP 系统,应用于“绩效考核”和“医保支付”两个细分市场。
(4)DRGs 产品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推动我国医院 DRGs 绩效考核和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DRGs 产品的发展将围绕绩效考核和医保支付两个领域展开。
1)绩效考核产品发展趋势
a、病案首页质控:DRGs/DIP 系统的数据主要来源于病案首页数据,提高病案首页数据质量已列入首批卫健统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揭榜任务中。病案首页的数据质量决定了 DRGs/DIP 系统分组的客观性、准确性。
b、诊断和手术编码质量:诊断和手术的编码质量决定了 DRGs/DIP 系统分析结果的准确性。目前诊断和手术的编码质量不高,需要专业软件辅助医生完成诊断和手术编码。
c、DRGs/DIP 分组器:应质量评价、绩效考核、医保支付的不同需求,需要不同的 DRGs/DIP 分组器。
d、绩效考核:医院精细化管理对绩效考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绩效考核从粗放型的“收减支”模式,转变为“DRGs&RBRVS”模式。RBRVS 侧重工作量的考核,DRGs 侧重临床医疗难度、诊疗技术、医疗质量。二者的结合,实现覆盖医、护、技的全院性的绩效考核。
e、临床路径管理: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将保证患者所接受的治疗项目精细化、标准化、程序化,减少治疗过程的随意化;提高医院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加强临床治疗的风险控制;缩短住院周期,降低费用。
2)医保支付产品发展趋势
a、医保数据审核:医保支付的数据主要来自医院上传的医保结算清单,医保结算清单数据质量直接影响 DRGs/DIP 的支付金额,直接关系到医院核心利益。
b、医保费用监控:随着 DRGs/DIP 支付的不断推进,各医院需要对自身医保费用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与管控,从病人入院到出院进行全流程的费用监管及事后分析,以适应 DRGs/DIP 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
c、医保基金监管:医保基金的使用安全已成为国家医保重点关注问题,各级飞行检查、稽核扣费等措施也对医院自身医保基金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需要加强自身基金使用监管机制,对医嘱、耗材、药品、检查、检验等多方面进行审核,做到自查、自审,杜绝骗保行为,保障医保基金使用安全。
d、集采药品管控:随着国家加大对集采药品使用的要求,各级医院需要对自身集采药品使用情况进行监管分析,加大集采药品使用力度。
4、医疗信息化行业主要壁垒构成
(1)技术壁垒
医疗信息化产品及服务是将信息技术融合应用于传统的医疗卫生领域,具有显著的技术密集型特征。一方面要求业内企业具备计算机、通讯、网络等软件开发、维护方面的专业能力;另一方面为更好服务于医院客户,业内企业需要对医疗业务流程、医护需求等医疗卫生领域具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和经验积累。
在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的趋势背景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能力成为业内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又一重要因素。行业新进入企业由于缺乏行业经验积累,需要一定的时间培养、组建专业能力强的技术研发团队,短时内难以充分满足客户的各方面需求。因此,本行业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
(2)人才壁垒
医疗信息化行业是典型的人才密集型行业。首先,业内企业需具备软件开发专业能力较强的技术人员。其次,软件系统开发需充分考虑客户的业务流程、信息化水平、信息化建设需求等诸多因素,确保软件产品和服务更加契合客户业务需求,因而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程度较高。因此,在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相对匮乏的背景下,行业新进入企业由于自身的品牌知名度不高、资金实力不强等因素的影响,难以吸引到优秀人才,人才壁垒亦是行业的重要壁垒之一。
(3)医疗知识及经验积累壁垒
DRGs 分组器、手术分级系统和重点病种/术种分组器的研发需要信息技术、ICD 编码、统计学、医学等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属于学科交叉型的研发,难度大,壁垒高。以 DRGs 分组器研发为例,研发 DRGs 分组器时,研发团队必须研究每个主要疾病大类(MDC)所包含的病种以及每个病种的治疗方式,需要具备医学知识和经验;研究合并症/并发症(PCCL)需要具备临床医学知识和信息技术;研究 DRGs 组的入组规则,需要具备 ICD 编码知识;DRGs 组的验证和优化,需要具备统计学知识等。
(4)客户黏性壁垒
一方面医疗机构的日常工作依赖于信息化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对医疗信息化服务商的产品和服务稳定性、连续性、安全性具有较高要求。另一方面在对医院客户提供信息化服务过程中,医疗信息化服务商需要充分了解医院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管理需求等多方面信息,该过程需要医院与行业企业协同配合,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较高,故为避免供应商更换带来的迁移成本,客户通常倾向于与现有医疗信息化服务商长期合作,从而对新进入企业形成较高的客户迁移壁垒。
(5)品牌壁垒
品牌是过往成功案例、服务质量、市场美誉度等的综合体现。医院对医疗信息化产品及服务的稳定性、连续性、安全性要求较高,因此行业企业的品牌通常是医院执行购买决策时的重要考量因素。品牌知名度的积累提升需要依托于经典案例支撑、长期品牌宣传、技术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及较高的资金投入等。新进入行业企业由于行业经验不足、成功案例较少或知名度不高、资金有限等因素的掣肘,难以在短时间内培育、孵化自身的品牌形象,难以赢得潜在客户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