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联系我们

杭州入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地 址: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杭州湾信息港E座13楼

邮 编:310000

总 机:0571-28120317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聚焦 >>  行业资讯

超千亿医疗信息化市场再迎加速

时间:2022-03-25 13:43:02 点击:

2021年两宗收购案颠覆医疗信息化系统价值的认知。4月,微软以160亿美元的价格拿下Nuance Communications,其代表产品之一是语音病历;12月,甲骨文宣布将以28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医疗IT企业Cerner Corporation,其业务覆盖医院前中后台管理。

这让国内的医疗信息化行业再次站到聚光灯下:国内医疗信息化行业现状如何?是否还有机会?

相比之下,国内的医疗信息化行业起步较晚,发展至少落后其20余年的时间。自2000年医改全面启动,我国才开始投身于HIS(医院信息管理)等前台业务的基础信息化设施建设,而且由于支付体系等原因,刚需性不强,因此发展极为缓慢。

2009年,新医改开启,推动了围绕前台业务的医疗信息化升级迭代、更多场景的延伸如电子病历等,助推行业进入到2.0阶段。2018年医保局成立,支付体系的改变,让医疗信息化建设迎来相对快速的发展。

而2019年疫情的影响,导致医疗体系对信息化的刚需性增强,医保支付压力也加速了国家对医院信息化水平提升的推动,政策开始密集发布,而且要求更为具体。国内医疗信息化行业再次迎来加速期。

据《2020医疗信息化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医疗信息化行业规模达1049亿元,预计2022年其市场规模将达1576亿元。而据艾瑞建模数据,2022年医疗核心软件市场规模为323亿元,因此医疗信息化行业仍有巨大市场机会。

超千亿医疗信息化市场再迎加速,5-10年内将诞生多家百亿独角兽?


- 2018-2022年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预测(亿元)-

现阶段医疗信息化建设的机会主要集中于哪些领域?这些领域市场有多大?发展现状如何?如何抓住机会切入?如何建立壁垒?

▶本期核心观点展示

1.现阶段,医院信息化仍是医疗信息化发展核心。

2.医院体系特殊复杂,多为专精垂直软件,通用型软件较少。

3.前台诊疗侧发展相对成熟,行业格局已基本确立,中后台运管侧仍有巨大机会。

4.相对于前台诊疗侧,中后台运管侧建设周期将提速10年。

5.医疗信息化创业,4个重点维度:团队认知、产品能力、交付水平、进入能力。

医院信息化仍是主战场中后台运管侧更多机会

医疗信息化即医疗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医疗是各行业信息化建设中相对比较复杂的,涉及卫健委、各级医院、医保、药企等多方利益主体,主要包括医院信息化、临床信息化、区域信息化、医保信息化以及药品流通信息化。

而据我国财政部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卫生总费用突破7万亿,其中医院信息化预算占比超过1%,即700亿元,按照年化10%的增长计算,预计2022-2023年医院信息化市场将突破千亿。对照2020年中国医疗信息化1049亿元行业规模可推测,医院信息化占比近70%,仍是目前信息化厂商的主战场,且保持着快速增长。

医院信息化为以医院为主要应用场景的各类信息系统,核心在于优化提升医院服务流程和运营质量,主要包括前台诊疗侧中后台运营管理两大部分。前台诊疗侧主要涵盖HIS(医院信息管理)、CIS(临床信息管理)、数智中心等,而后台运管侧则主要包括HRP(医院资源规划)系统及部分执行类软件。

前台诊疗侧的HIS是医院的基本信息系统,主要集成了门诊、急诊、检查检验、住院治疗等核心医疗流程,也是建设其他各类信息化和智能化系统的基础。CIS则指各类影像检查系统PACS、各类实验室检验系统LIS、电子病历、专家诊疗系统,以及集成平台和临床数据仓库等。后台运管侧的HRP主要包括绩效考核、预算与成本核算、会计、决策、办公自动化、人力资源管理等部分。

目前,医院信息化前台诊疗侧信息化建设已基本实现全国覆盖,市场向头部玩家聚集,从市占率来看,IDC《中国医疗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预测,2018-2022》显示TOP10企业市占率超过50%,排名第一的东软集团市占率达13.9%,卫宁健康、创业慧康其次,市占率分别为9.3%、5.7%。

据了解,目前二三级医院通常采用一体化厂商,建设有较为完备的HIS系统,一级及未定级医院的渗透率相对较低,且应用的功能模块简单。

CIS不同系统适用于不同科室,更为模块化,医院根据自身需要引入相应模块。因此医院内部不同科室系统可能由多个厂商提供。CIS中一些子系统如电子病历,也已产生可独立上市的头部企业,如嘉和美康等,此外还有多家企业已启动IPO。另外一些HIS厂商也在以HIS为核心向CIS渗透。

虽然前台诊疗侧信息化也迎来了升级换挡期,普遍存在版本陈旧、场景功能缺失等问题,不再能满足医院的需求,急需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并进行云化迭代。

但前台诊疗侧头部玩家优势明显,第二梯队竞争则极为激烈,仅从事HIS系统业务企业在全国就有近100家。

头部玩家以卫宁健康为例,其创立至今已20余年,是我国医疗信息化行业头部厂商。最初以HIS软件切入医疗行业,逐步向CIS渗透,2016年起,基于医疗信息化和服务开始布局互联网+医疗健康领域,2018年起集中优势资源研发新一代产品WiNEX,实现数字化的底层架构,让医院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应用需求和业务场景,打造线上线下融合、云端协同、开放互联的医疗服务生态。2021年起以医疗机构的全面数字化为基础构建“卫宁数字健康平台”,支撑医、药、险等资源在数字空间交融,赋能医疗健康全生态。

同时,卫宁健康的研发投入持续增加,2020年达到4.7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0.76%。在商业模式上,卫宁健康已形成了多元化的交付方式,为客户提供灵活的配置解决方案。医疗卫生信息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6.76%,其中核心产品软件销售及技术服务业务收入合计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73.18%,同比增长20.99%;硬件销售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20.56%,同比增长3.55%。互联网医疗健康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6.64%,比增长83.82%。

覆盖较为全面的产品体系,相对成熟的商业模式,以及不断增加的研发投入,让其在市场方面也拥有巨大的先发优势。截止2019年底,其服务医疗卫生机构用户已超过100万家,其中三级医院用户2700余家。

卫宁健康财报显示,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67亿元,同比增长18.7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91亿元,同比增长23.26%。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医疗卫生信息化行业、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1.14亿元、1.5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93.27%、6.64%;同比增长分别为16.76%、83.82%。

相对前台诊疗侧而言,中后台信息化建设国内医院覆盖率明显不足,云启资本董事总经理冯瑶表示,“目前中后台运管侧虽已经出现一些增长较为快速的企业,但未形成大规模复制,行业里还没有出现明显的头部玩家,行业整体单模块覆盖率不足10%,因此现阶段医院信息化的机会更多的存在于中后台运管侧。”

医院体系具有独特性,信息化以专用型软件为主

目前的HRP平台主要包括以绩效考核切入的人力管理系统、以成本预算管理切入的财务管理系统、以设备物资管理切入的供应链管理系统等产品。现今,市场上也出现了以单一模块为核心切入点,向中后端运管侧全流程管理过渡的一体化平台,并逐渐转向经营优化及战略管控,辅助不同类型医院客户实现精益运营。另外还有部分执行层智能化系统,这部分则以通用型居多。

超千亿医疗信息化市场再迎加速,5-10年内将诞生多家百亿独角兽?


- 医疗信息化系统概况 -

对于中后台管理侧的机会,凡卓资本副总裁周怡表示,不外乎于三点“管人、管财、管物”,而这三项又是关系较为紧密的。“对于医院和行业而言,更理想的状态是中后端运管侧如前端HIS一样,采用一体化平台系统进行管理,不过目前还未出现较为完整的一体化平台。”

现阶段HRP市场整体较为分散,赛道玩家规模普遍较小,大部分尚未树立有认知及持续投入意向的核心客群。相对于已形成较为完整成熟服务体系的前台诊疗侧,我国中后台运管侧明显还在探索阶段,那么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运管系统,对国内是否有参考价值?

冯瑶对小饭桌表示,我国的中后台运管目前无法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医疗信息化产品直接对标,因为支付体系有着本质的区别,而且我国的医院信息化仍落后美国等发达国家近20年左右时间。“但另一方面,美国等发达国家产品结构及背后的管理逻辑是具备一定的借鉴意义的。”

“不仅是无法与国外医院运管系统直接对标,国内其他行业的运管系统也无法直接应用到医疗体系当中。”周怡强调,“我国的医疗体系的评价机制,与其他行业完全不同,很难通过工时等简单的评价标准去激励医务人员,而且他们还承担的不同程度的风险,也无法用简单的经济价值来衡量,因此医院采用的多为专用型软件。”

中后台运管侧市场分散,付费模式更多元

我国的医院场景极为特殊,兼具公益性和营利性,一方面要解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问题,不让其遭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困扰;另一方面又要自负盈亏,通过盈利支持医院的支出和扩张,而其收入的主要来源就是给民众提供的医疗服务,因此其运营管理问题也更为复杂。

而新冠疫情的常态化发展,导致医院进入了非正常运营状态,进一步将管理情况复杂化。

疫情期间,就医需求延缓、患者不足等情况出现,医院的门诊量、住院量、手术量等都出现一定下降;同时,一线科室劳动强度和危险级别上升,统一调配人员的特殊情况出现,也打破了科室的边界。医院原有的绩效方式也显然不再适用,需要进行适应的调整。

面对医院场景人力管理的特殊性,蓬涞数据从医院管理应用软件切入市场,逐步建立医院资源配置平台,通过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推动公立医院智慧管理升级,持续提高医疗行业效率。

蓬涞数据创始人王志刚表示,随着医改深化,医保支付改革加速,以绩效为抓手达成医院战略目标已经成为普遍共识。蓬涞数据在通过绩效系统整合医院运营管理所需的业务数据以后,通过管理模型和算法创新,为医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供全线解决方案。

超千亿医疗信息化市场再迎加速,5-10年内将诞生多家百亿独角兽?


目前蓬涞数据已覆盖医院中后端运营管理5大场景,构建了10多个核心产品模块,包含医院绩效管理模块、动态成本模块、科室运营模块等,前端连接HIS、CIS等业务前台软件,后端打通财务、HRP等后台系统,整合医院内部异构数据和业务流程。蓬涞数据的医联体、医共体绩效和运营一体化管理平台也已经进入市场,为未来实现医院间的资源配置奠定基础。


上一篇:医疗信息化行业发展机遇及主要趋势形成

下一篇:互联网医疗